直资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:近六成会员校有意扩大招生规模 将积极拓展非本地生源
最新发布的《施政报告》提出以试点形式放宽直资学校招收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生,允许学校申请增加班级数量及每班学生人数。
香港直资学校议会主席陈狄安今日(22日)在公开活动中透露,议会近期进行的调查显示,超过六成会员学校对扩大招生规模表示兴趣。
他表示,议会将积极推动此项政策,希望吸引更多非本地生来港就读,并计划在短期内赴海外宣传香港教育的独特优势。

招生工作循序渐进 保障本地生就读权益
本身为英华书院校长的陈狄安指出,招收非本地生并非全新政策,而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。
他强调,直资学校在接收非华语学生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,在语言辅导、社交适应和学习支持等方面都建立了完善体系,完全有能力接纳更多非本地生。
虽然调查显示超六成会员学校有意扩大招生规模,但由于教育局尚未公布具体实施细则,各校仍在等待进一步指引。
谈及招生规模时,陈狄安表示目前还难以给出具体数字。
他解释说,政策落地后学校需要时间进行准备,因此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招生人数激增的情况。“不会出现一年内突然增加数百甚至数千非本地生的情况。”
他特别强调,本地学生的就读权益将得到充分保障,学校在资源调配方面经验丰富,会综合考虑校舍容量、师资配备和设施使用等因素,确保不会影响本地生的学习资源。

初步吸收东南亚学生为主 多措并举推广香港教育
陈狄安透露,目前约有200多名持学生签证的非本地生在直资学校就读,生源遍布东南亚、澳洲及非洲等地。
议会希望进一步扩大生源规模,但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
接下来将与教育局细化实施方案,并计划首先重点开拓东南亚市场,通过多种渠道向海外展示香港教育的优势。
在被问及哪些学校可能成为首批试点时,陈狄安表示,学校的硬件条件将是重要考量因素,特别是课室和宿舍的容纳能力。
目前全港有12所直资学校配备宿舍,这些学校在申请试点时可能更具优势。现有约1700个宿位应该可以满足初期的住宿需求。

此外,香港直资学校议会宣布,“香港直资学校联展2026”将于11月8日举行。
陈狄安介绍,本届联展将有54所直资学校参与,预计参观人次将过万。除了各校的特色展示外,还将举办11场主题讲座,包括“国际课程特色解析”等热门话题。
同时,议会每年出版的《直资中小学选校指南》也将通过联展等活动,为有意报读直资学校的学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的择校参考。





預約評估
在線咨詢